|
|
|
|
考期临近家长到底该做些什么? |
|
|
|
|
作者:灵通心理 发表日期:2015-10-20 阅读人次:4017 |
|
|
|
|
|
随着孩子考期的临近,家长到底该做些什么?是增加营养,让孩子吃好、穿好,把孩子的生活照顾得周到,还是给孩子传授一些学习技巧、考试心得?是给孩子减压,让孩子有张有弛?还是要求孩子抓紧时间最后“冲刺”,拼出所有的气力?究竟怎样做才最好,每位家长,尤其是“过来人”都有各自不同的经验、不同的体会。 离中考只剩下短短的半个多月了,如何安排这段时间,家长应做好精心的准备。 首先,家长要相信孩子有把握、有能力、有信心对付这场考试,相信学校为考试所作的一系列准备工作。不要去过多地渲染考前的紧张气氛,尽量让孩子保持平静的心情、稳定的状态。对孩子,家长应该有正确的定位,不要去和别人攀比,只要孩子能够发挥出正常的水平,就已经成功了,就值得庆贺、高兴。在现阶段,孩子已经有沉重的心理压力了,千万不要反复叮咛、唠叨,相反应该找一些轻松的话题,让孩子看看新闻、散散步,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。 6月13日是中考第一天,考的两门课分量也比较重。出了考场,孩子往往容易出现情绪波动,这时候家长要学会引导,不要询问孩子的考试情况,以免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。 第二,在现阶段,家长应指导孩子重温基础、回归基础,将主要精力集中到教材的基本概念上去,把基础分拿牢。再者应让孩子重温平时的练习试卷、笔记,重温以前做错的地方,尤其是最后一学期做过的试卷,把所有的错误都更正、记牢,避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。 第三,家长应有意识地安排好孩子的起居、饮食,做好考试当天的必备工作。 饮食的调节。切忌暴饮暴食,无需大鱼大肉,过冷过热的食品最好也不要涉及,以防出现身体不适。这段时间的食品以清淡、合口味为主,食物的选择标准是有利“益智”和充实体力。 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,饮食应清淡、可口、不油腻。家长还要注意看学校发的“考试须知”,把考试时间、地点、带的物品都搞清楚,不要出错。 中考很快就要到来,目前,对考生和家长来说,应该注意劳逸结合。 首先,心情放松很重要。保持放松的心情可以减轻压力,回到以前那种有秩序的复习计划中去。具体来说,就是考生要做到劳逸结合,有张有弛。太焦虑,太恐慌,就无法处理好学习与休息的关系。现在这种情况下,一般来说老师不会布置什么作业,家长要让考生每天多花点时间休息,保证睡眠。 考试就在眼前,一些考生会因此感到紧张、不安,家长的过分关心可能也会给考生带来一定压力,这也需要家长进行心理调整,给自己定一个合理的期望值,有利于保持一颗平常心。 其次,锻炼身体也必不可少。进行有氧锻炼对提高免疫力是有一定作用的。因此,家长要尽可能地督促考生,坚持进行体育锻炼。 再次,最后关头还要注意调整生物钟。 考前3天——“生物钟”助你过关 对于生物钟,考生并不陌生——即各人在长期攻读中逐渐养成的生活习惯。专家在长期潜心研究后,列出了一张“日程表”,对常人在某时间段内最适合学什么作出了解析: 清晨6-8时:对一般人来说,疲劳已消除,头脑最清醒,体力亦充沛,是学习的黄金时段。可安排对功课的全面复习; 早上8-9时,据试验结果显示,此时人的耐力处于最佳状态,正是接受各种“考验”的好时间,可安排难度大的攻坚内容; 上午9时-11时,试验表明此时短期记忆效果很奇妙,对“抢记”和马上要考核的东西进行“突击”,可事半功倍。 正午13时-14时:宜休息。饭后人易疲劳,夏季尤其如此。休息调整一下,可养精蓄锐。也可听轻音乐,做放松操。 下午-傍晚17时至18时,试验显示是完成复杂计算和费劲作业的好时间,安排得当,可以一当二。 晚饭后:应根据各人情况妥善安排,看完《新闻联播》后,可分两三段来学习,语、数、外等考试与另两门(可作文理)交叉安排;还可作难易交替安排,以防一题挡道,浪费光阴。 “兵家四忌”要注意 在中考前的关键时刻,家长应注意“兵家四忌”,助孩子在中考征战后传回捷报。 一、忌贪多求全。…… 二、忌知错不改。…… 三、忌日夜颠倒。…… 四、忌家教恶补。…… 家长七大忌语 忌语一:“你一定要考上某某学校!” 忌语二: “什么事都不要你做,你只要好好复习就行了。” 忌语三:“9年的学习,关键时候到了,一定要好好把握!” 忌语四:“一定要在班里考上第几名!” 忌语五:“好好复习,中考时来个超常发挥!” 忌语六:“去年谁家的某某考上了某某学校,你像他一样就好了。” 忌语七:“你们班某某同学这次模拟考考了多少分?” 作为家长,在与孩子沟通时,尽量避免问诸如“复习得怎么样,别人的孩子怎么样”等问题,这种做法最为他们所反感,也容易引起孩子心理波动。
|
|
|